我听那位吕教授的意思,是对你们‘产学研基地’的这个设想,很是感兴趣,是想问问你,有没有准备这方面的文字总结资料或者是设想资料……
如果有的话,他们希望是作为一个亮点,往他们那条线的厅里、部里推介上去!
看能不能申请成为一个省级、或者是国家级的模仿示范点……”
王秘书的这前半段话,是基本没出乎方鸿安的预料。
毕竟,这是前期就已经商定好的事情。
这农校这边,也只是在按部就班的实施而已。
但这后面关于“产学研基地”的事情,确实是出乎了方鸿安的意料。
这“产学研基地”的设想,是上次吕征远他们调研考察完养蜂场之后,在随后的沟通中,方鸿安根据前世的经验,顺口提的。
没想到,这个说法一说出来,就立即是让吕征远和林贞云都是激动的是拍起了大腿。
那时候方鸿安也才反应过来,这种在后世烂大街的提法,在这个时候可还没有。
像实践和教学结合,还有很多地方都有在提。
但把科研加进来,很多地方可能是确实是在这么做。
但却是没有这么去总结过。
方鸿安这个提法,虽然不是说的新模式,但却是把这种模式以一种准确而高度凝练的说法,概括了起来。
这种新说法,新方向,对于吕征远他们而言,无疑是打开了一道新世界的大门。
激动之下,当时两个教授当时就拉着方鸿安问了很多关于这方面的问题。
不过,那时候方鸿安一时仓促,也只是简单的概括着应付一下。
而听王秘书现在的意思,以吕征远为代表的农校这边,应该是对这个很感兴趣。
有一种,要打造成他们农校一张名片的意思。
总结的文字材料?
方鸿安微微一笑。
还真别说,在上次仓促应答之后,事后方鸿安还真的特别的思考过和总结过。
借助前一世的经验和这养蜂场的实践,还真的在他的小本本写了不少的思路和东西。
真要提炼成一篇文字材料,也并不难。
当然,让方鸿安真正动心的,是农校准备推介到省厅和上边部里的说法……
这对农校来说,可能是一张重要的牌。
但同时,对养蜂场而言,也是一种难得的机遇呀。
在这野蛮的时代,固然有人是野路子拉满,各种逆天操作,迅崛起走向成功。
但从长远的目光看来,野路子带来的利益,很多也只是一时的。
负面效应的反噬,也很容易来到。
真正要走得远、走得高,还是要扎好根基,打造好牢固的基础。
而这其中,最重要的当然是官方的依靠和背书了。
就像现在的养蜂场,如果没有县里和地区里的支持,在这很多政策都还不是很明晰的时代,方鸿安的很多动作,恐怕都是亦步亦趋的难以落地。
而正因为有县里和地区里的支持和背书,方鸿安的不仅是可以大胆的实行自己的计划,像与农校这种高校合作、也可以顺利的得以达成。
而将来,如果能把养蜂场打造成省级、国家级的示范基地。
那对于整个养蜂场而言,就等于是多了一块金字招牌。
别的且不说,这广告效应。
那在这个时代,绝对是独一无二的。
想到这里,面对王秘书期许的目光。
方鸿安点点头:“王秘书,劳烦你等等……等吃过中饭,我准备一篇材料给您!
顺便,请您这位高材生帮着我润润色,修改修改!”
“真的有?”
“等下?”
王秘书猛地一喜,点着头,“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