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这些证据,越来越指向,那打探的老人,极有可能就是他的外公之后,方鸿安的心底的情绪就更是复杂了。
怎么去面对?
如何去面对?
纵然是两世为人,方鸿安一时之间也不知该如何……
一夜辗转。
重生以来,方鸿安第一次失眠了。
……
次日。
方鸿安睡到日上三竿,才起了来。
吃过早餐之后,就直奔正在建设中的加工厂。
加工厂的这块地,位于薪县的东北方向。
位于薪县通往潇南地区、以及隔壁的桂县的主干道上。
距离县城中心,骑自行车也就是十五分钟左右的车程。
根据前一世的经验。
方鸿安很清楚,未来这里也是薪县唯一的高口。
也是薪县工业开区的核心位置所在。
当然,眼下这附近还未经开,是几个很小的村落。
有便捷的交通,还有充足的劳动力资源。
所以,当初县里让方鸿安挑选加工厂场址的时候,方鸿安才会直接拒绝了县里开始的给的方案,直接选在了这里。
作为县里第一个私营的加工厂。
又是给县里带来了无数惊喜、并且可能为整个薪县带来巨大改变的存在,县里也展现了极大的魄力。
这第一期,就直接划拨了2o亩地给到加工厂准备。
并且承诺,如果加工厂展态势良好,需要扩大规模,这附近的地块,也是优先给到加工厂这边。
土地无偿划拨使用,光是土地成本就为加工厂省下了一大笔。
至于加工厂的建设。
图纸这一块,是县里的建委和方鸿安,一起花了很大的功夫才敲定下来的。
综合了建委的专业性,也有方鸿安前世在加工厂时候的经验。
至于施工,这年头还没有什么私人的建筑队。
但薪县这边,当初生产队搞副业的时候,很多大队都有搞建筑的副业队。
这些建筑副业队,闯了名声之后。
县里也整合资源,打造了一个县级的建筑队。
在大锅饭时代,这个建筑队,以其专业的技术能力,在附近一带都是赫赫有名的。
不说隔壁的桂县、就连隔壁的桂省很多地地区的建筑项目,都有请这支建筑队参与建设。
大包干之后,很多生产大队的副业队都解散了。
但县里这个建筑队,还是得以保留了下来。
也就是后来薪县建筑公司的前身。
就后来,薪县这个建筑公司,也是县里主要创收纳税的单位。
这个年代,要论专业能力、工程质量的把控、工程的推进度,这支建筑队,那绝对是屈一指的。
而且,因为本来就是县里的建筑队。
在建筑款项这一块,结算周期这一块,县里也是承诺说,在加工厂投产后两年之内结清就行。
这种丰裕的条件,也算是县里给到的一大隐形福利。
方鸿安自然也是甘之若饴。
加工厂的建设这一块,县里也十分的关注。
不仅是动土开建的时候,县里的主要领导悉数到场,为加工厂站台撑腰。
在建设的过程中,也有建委、农业部门帮忙监工。
也得益于此,方鸿安在找了一个人帮忙盯着之后,自己才能脱身在石湾村,有了这几个月宝贵的时间,去推进养蜂场那边的建设。
从过完年后开工,到这四月里,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
方鸿安赶到的时候,整个加工厂的建设,也已经是初具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