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想而知,楊家現在的子子孫孫該有多少。
而且這九個孩子還都養活了,孩子又娶妻,孫子大了又成家,楊爸都快五十的人了,最大的小姐前頭那個孩子,楊媛該稱呼大伯,今年六十五。
一想那人頭攢動,人聲鼎沸的場景,楊媛捂著腦袋覺得頭皮發麻。
現在在世的就剩楊爺爺第二個媳婦,住在楊家老宅,當然只是一個稱呼名字而已,這房子還是當初楊二奶奶父親留給她的呢。
楊家老宅是兩進小院,雖然建國後曾被收上去統一划分,但當時楊家人多,他們自己都不夠住,別說再分給別人,也就作罷,仍歸楊家。
楊媛還是被楊媽薅過來,這是她親哥的喜事,不來實在說不過去。
楊爺爺去世十年了,但他生前喜歡熱鬧,常常讓兒子孫子們過來,樂意看後代兄友弟恭,子孫和睦。滿足老父親願望,九個孩子也就不時聚聚。
即使老爺子沒了,兒孫們仍保留了這個習慣,想過年中秋這樣的大日子,楊家所有人都是要去老宅吃飯的。
楊元就是因為過年壓歲錢分不公,被人退下台階,摔了後腦勺,才有今天的楊媛。
除了下鄉的外地的,在市裡的楊家人齊聚一堂。
「文平,來,到奶奶這來。」
楊奶奶今年七十七,臉上布滿皺紋,眼皮鬆弛耷拉下來蓋住一半視線,眼球也不再明亮。額頭匝一條抹額,裡邊白髮梳得整整齊齊在腦後挽成發纂,穿的還是寬大斜襟衣服,下邊用帶子綁著小腿,還有……三寸金蓮腳,白色的腳布鼓出來一團。
一個舊時代出來的老太太。
拉著楊文平,楊奶奶看不清也很高興,拉著他的手,一笑露出嘴裡的牙床,老太太已經沒有牙了。
「除了老八當兵,一家子都在軍營,小輩里就屬文平出息。你爺爺要是在,就喜歡這樣的孩子,他一輩子伏低做小,混不上一官半職,就盼你們出人頭地。」
「你去了要好好當官,以後咱家頂立門戶就靠你了,以後光宗耀祖,以後哥哥弟弟你可要多拉拔拉拔,家裡有出息人多了,誰都不受欺負。」
第24章楊家
楊媛默默翻了個大白眼,果然是舊時代老太太,打扮舊,思想也舊。
她悄悄溜出去,就讓楊文平在這裡聆聽長輩教誨吧。
「元元,你也不小了,有沒有人給你說對象?」
又來了。
楊媛一秒掛上職業假笑,「我三姐四哥還沒結婚,我不著急。」你哪門子蔥,關你屁事。
「呸,」那人吐掉瓜子皮,愈加來勁,「元元你聽四伯母的,找對象就得抓緊,慢了好小伙就讓別人挑走了。你三姐下鄉沒辦法,你四哥還用怕啥,以後上班有的是領導賞識。咱們一家人,四伯母可不得為你多操心。」
啊呸,我可謝謝了您嘞。
楊媛可不是一般提起對象就害羞的姑娘,「四伯母,我聽說婷婷姐下鄉走的時候,哭得昏天黑地,哎呀,真可憐。」
一想起自己閨女,四伯母手裡瓜子不香了。
「鄉下農活可重了,早上五六點就得起床下地,中午太陽曬得火辣辣,頭上汗順著臉往下流,眼都睜不開。拿鋤時間長了,手上磨得都是泡。下水澆地,泥水裡看不見,螞蟥趴腿上吸血呢,太疼了,好可怕。」
楊媛說的繪聲繪色,四伯母臉色都變了。
「哎呀,這長期吃不好睡不好,農活也幹不了,萬一婷婷姐受不住,找個農村男人,隨便嫁了怎麼辦啊,那不是一輩子都要面朝黃土背朝天。」
這下四伯母徹底坐不住了,早已經忘了自己目的,滿腦子都是那在鄉下受苦的女兒。
「這才多久沒見,瞧元元牙尖嘴利,把你四伯母嚇得。」門框上倚著位中年婦女,胡蘭頭,紫紅色羊毛線毛衣,粗呢子外套,長褲熨燙一個折印都沒有,腳下一雙黑皮鞋,看得出來,這是個講究人。
楊媛認出來,這是她五姑姑,一個生了四個閨女、拼命也要生出兒子的「英雄母親」。過年時,就是她小兒子把楊元推倒的。
楊媛對著五姑姑一笑,「姑姑,怎麼能是嚇唬四伯母,我說的都是真的。表姐也下鄉了,你就不擔心她被鄉下混混盯上,不懷好意?哦我忘了,姑姑專心照顧表弟,操不了那麼多心,」
五姑姑神情不變,絲毫不在乎,直到說到寶貝兒子身上,朝楊媛認真看了一眼,
「她倆做事做慣了,能受,再說又沒長你二姐那樣的臉,省心。還有你表弟,好得很,元元還是顧浩自己吧。」說完轉身進屋了。
楊媛聳聳肩,誰稀罕跟你說話似的。轉頭跟出來的六伯母搭話。
六伯伯是養子,在楊家總是低人一頭,加上沉默寡言,悶頭做事,連帶一家子在老宅存在感都不強,當然,有髒活累活時除外。
楊爸親媽走了,小的時候被楊爺爺抱回來,就是放在楊奶奶身邊的養的,因為不是親媽,和六伯伯一起有點同病相憐意味,所以關係也比和其他兄弟好。
他們這麼多人在老宅吃飯,當然要讓兒媳婦們做飯了,一頓飯就看出來了,誰老實幹活,誰推磨耍奸。
像四伯伯和五姑姑是楊奶奶親兒子親閨女,四伯母和五姑姑可不就插著手嗑瓜子麼。
楊媛不耐煩跟老婆子說三道四,轉頭找堂姐妹去了,憑她一張嘴,到哪都吃得開,從小楊元就會討人開心,關係處的不錯,換了楊媛,只會更加如魚得水。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1t;)
&1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