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风云小说>秦老板风华绝代免费阅读全文 > 第370章 延续的未来 3(第1页)

第370章 延续的未来 3(第1页)

画的角落里有一句索尼斯卡

人类已经在火星建起了菜棚子,地面上的秦追还得打滴去自己的纪念馆,感谢西瑞斯给他留的智能手机可以打滴,不然他只能腿着去纪念馆了。

国庆旅游的人特别多,尤其是这边的国庆节假期比较长。

因为菠萝省回来了,那边平时是10月10日过节,这边10月1日,现在干脆连起来,放10天。

而且不是调休哦。

秦追能当天约到秦追纪念馆的名额也是运气好,因为昨天和前天都爆出了四十多度的高温,好多人都中暑、热射病了,恰好廊坊的冰雪游乐城今日开门,大伙都去了凉快的地方凑热闹,这才让秦追纪念馆还剩了几个名额。

“纪念馆每天可以免费接待五千人。”秦追在早上七点去预约,却依然只剩下个位数的名额,可见来看秦追的人还是很多。

他想着“没想到我人气还挺高的”,再次紧了紧口罩。

“秦追纪念馆,到了。”几个年轻人跳下汽车,大家先在一棵巨大的杏树下拍个合影。

白桦是中苏混血,这些年在新西伯利亚生活,父亲是中建集团的工程师,主要是来修更新更快的高铁,加粗中苏贸易的大动脉。

直到今年10月大学毕业,作为美术生,白桦一时没想到做什么工作,便在网上做了视频博主,谁知几个美学视频做下来,很是攒了批粉丝,还和中国国内的同赛道博主成了朋友,干脆登陆中国互联网,开了个分号。

本来嘛,多个地方分享美学心得多好?一来二去的,她便跑到爸爸的老家冀北,先去唐山拜会了祖父祖母,吃棋子烧饼,又和博主朋友们汇合,大伙四处游玩。

也不知是谁提起,这里有家纪念馆,里面收藏了好几个苏联大佬的签名。

“有老师的、尼尼卡的、科罗廖夫和朗道的。”小伙伴兴致勃勃,“白桦,这些人在苏联都举足轻重吧?”

白桦一听,立即点头:“当然很重了,他们都是大人物,能同时拥有他们签名的,该不会是泰格。秦吧?”

“就是他,收藏大师秦追。”女孩们笑起来,“他家祖坟就在这边,所以他的纪念馆也建在了这里,里面有好多华西大学捐过来的好宝贝。”

这番对话提起了白桦的兴致,大家干脆预约了秦追纪念馆的入馆名额,乘车过来参观。

整间博物馆并不算大,只是在秦追早年于此的农家小院房产推倒了,建了三栋风格不同的屋子,分别是秦追的京城故居、申城故居、苏黎世故居,房屋间以长廊相连,院落间种植了大片杏林。

进入第一间展厅,即京城故居时,入目而来的便是扣霍勒的家族史。

有解说带着一支老年旅游团,解说道:“扣霍勒是满族的姓氏,他们发源于精奇里江,位于兴安岭中的鄂伦春人是他们的老亲,两边的交情从清初到民初,一直延续了下来,直到现代,济和堂依然会使用鄂伦春药业提供的中药材制作药物。”

老年人们纷纷点头,济和堂的药非常有名,别说是老人了,很多年轻人也会买济和堂牌子的中成药,除了据说曾让美国大统领拉过肚子的七蛇丹,还有秦氏退热方,都是治疗发烧感冒时非常好用的家庭常备药。

有些三四十年代出生的老人,小时候就用秦氏退热方治疗发烧,一直用到老,他们的孩子、孙子也用这个方子呢。

扣霍勒家族的历史一路说到郎善彦的外祖曲老爷子被卷入了戊戌政变,导致姓扣霍勒的御医因此丧命,唯有郎善彦还活了下来,并在经历了游医阶段后回到京城,重建济和堂的招牌,并在这个阶段生下了秦追。

白桦走到照片墙前,看到了济和堂在1902年的照片,还有郎善彦、秦简夫妇的合照,那时大伙还相信照相机会摄走人的魂魄,因此很多人哪怕鼓起勇气在镜头前拍照,面上也没什么笑容。

不过这对年轻的夫妇感情是肉眼可见地好,白桦早年跟着爸爸追了许多民国剧,却从没见过哪对清朝夫妻会在拍照时紧紧握着彼此的手。

然后,便是还叫郎追的3岁小孩出现在照片中,他和邻居家哥哥那德福、姐姐那大香、那二香一起站在一棵盛开的杏树下,小小的孩子生得粉雕玉琢,在照片露出可爱的微笑,脸颊上是可爱的酒窝。

解说介绍道:“照片中的那德福先生后来成为了新中国很有名的机械工程师,也是武汉船厂最早的一批船舶设计师,而站在左二的是那二香女士,她后来参与了抗日、解放战争,去世时是少校军衔,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女军医,他们的姐姐那大香在去年才解密,和她的丈夫、儿子、儿媳都是华北的地下情报工作者,一家四口在抗日时牺牲了,只留下一个小孩,大家应该认识,曾经带一个全国有名的贫困县脱贫……”

清末民初是一个沉重的年代,照片中的四个孩子在长大后走向了不同的道路,都是为了他们的祖国。

听到这一段,白桦的内心沉重起来,她看到玻璃窗不远处,一个戴着口罩的高挑青年平静地注视着那张照片,即使只能看到眉眼,她也能确定,那是一个很美的人。

口罩青年转身走开了。

秦追的童年在他6岁那年戛然而止,白桦和小伙伴们进入了申城厅。

在秦追6岁那年,他失去了父亲,母亲被带走,他拜名旦候盛元为师,随其南下定居申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