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目前……
光是凭借“存取、借贷”,根本难以让大明官方,甚至勋贵参与其中。
原因很简单,目前大明商业的规模,其实并不大。
洪武帝的种种政策,大部分百姓是限制于一地的,商人能行走四方,但大部分都是养家糊口的行脚商。
真正的富商,却往往和豪绅士族挂钩。
所以。
苏闲准备从另一方面入手。
而这一方面,哪怕是未曾听闻过的勋贵,只要听到第一次,估计都要激动不已,参与其中。更不要说,作为主导的皇家了。
“两地经商,银钱搬运不易,东南富庶之地,都有自己的银铺和典当行,这些人提供银票,甚至能支持两地兑现!”
“此事在前宋已经是常事,交子甚至可以成为官方行、人人信任的纸币!”
“前宋可以,大明也可以!”
“这完全可以作为朝廷,提供给商贾的利器。”
“但我想问一个问题,民间这些私人钱铺,兑现银票之时,在这里面能抽成多少?”
似乎没想到,苏闲会问这个问题。
朱标则是略微思索之后,便立刻回答道:
“很少有固定的抽成,一半都是看人下菜,不过最低也是利润的两成!最高可到五成!甚至全吃的也有。”
“这都要根据,双方实力,地域远近,乃至是个人能力等等原因。”
“我知道东南的商人,会去山东和草原通商交易,经过两宋以及前元之后,市面上大部分的白银都落入草原。而且,草原的牧民不认私人的银票,只认白银或者货物。”
“所以,这些商人要么是运送货物,去赚白银。要么是以物换物,要么是用白银买牛羊等等……”
“实际上,现在我们大明,这种行商已经很少,私人银票就更少,像是前宋的产物……”
朱标笑了笑,这一切的原因,当然是因为现在的大明百废俱兴。
朱元璋设立四民,固化户籍,限制出行,其实都是为了尽快恢复民生,与之相比,行商倒是次要。
现如今的大明,抑商,却又扶商。这一点,非常矛盾。
朱元璋认为,商贾之人奸诈狡猾、为私利便可出卖一切,其大多和豪绅士族勾连,剥削百姓。所以在各种方面,予以贬低限制,不得科举!不得穿丝绸!户籍决定一切,一旦确认为商籍,便难以翻身!
但另一方面,他有连番数次,减轻商税。甚至为了让市井更加繁荣,又连续出了好几个扶持商人的措施。各级官府应重视商人,无条件提供货物摆放之地,保护病故商人的财产安全。
天下但凡有进谏之言,不论商贾农户,只要是有利于国,可大胆进言!
很矛盾,但这就是现状。
苏闲在大明长大,这基本情况还是了解的。
他只是微微停顿。
便道:“既然如此,那姑且就试一试!”
“也算是除了最简单的存取借贷之外,钱庄盈利的第一件大事!”
此话一出,朱元璋和朱标纷纷愕然。
苏闲则继续道:“前段时间,先生说,大明要对吐蕃用兵?”
这一点不是什么秘密,现在整个京城的人都知道了,因为邓愈、沐英等人已经起兵。
朱元璋对这一仗非常有把握,又是宣扬明军大胜的好时机。
他一直在为上一次北伐失败耿耿于怀。
所以也在继续谋划,只要有胜仗,就要宣扬,冲淡洪武五年北伐失败的打击。
眼看两人点头,苏闲继续出着注意。
“吐蕃处西番之地,地域广袤、人烟稀少、牛羊众多。大胜之后,用兵镇压不是长久之计,不如趁此机会,与其通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