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看他刚才的样子。
百官反驳一句,他能说十句,根本就劝不了!
然而就在这时。
方孝孺却是想着心中的想法,刚要上前一步,点名道姓。
突然!
“陛下!”
御史言官的方向。
侍御史涂节忽然跨前一步。
看着他,就连朱元璋也是一愣,“怎么?国朝几位大儒,连咱曾经劝说过的三老贤臣都来了。”
“你还有不俗见解?”
涂节赶忙道:“非是臣。”
嗯?
这时,两位高高在上的丞相,终于睁开了眼睛。
前几个月的谋划,也终于在此刻,要稍稍的露出一丝马脚。
却见涂节上前一步。
笑道:“今日之事,不知为何,让臣有一种熟悉感。”
“曾经在朝堂之上,空印一案,诸臣大多奏折,都是言及冤情,唯有一个奏疏,让臣都觉得胆大包天,却又别开生面。”
“了解实情后,陛下都感叹,赤子之心,天真之语,倒是让人耳目一新,事后,陛下更称赞其为麒麟子!”
“不知此次,可否让这位麒麟子,也说说他的意见?”
话音落下。
诸臣似乎想起什么,连忙朝着一处看去。
就连方孝孺先是愕然,旋即想到什么,面色复杂看向旁边。
然而此刻。
苏闲却看着众人朝着自己看来的目光。
他呆在原地,却是愣住了。
干嘛?
我们就是来体验气氛的?
这是干嘛?有人想害我?
苏闲看向涂节,这是有人拿自己当刀使,让自己附和你们吗?
“哦?”
果然,却见朱元璋,似乎也想到什么,朝着苏闲看来。
他好像也很感兴趣。
“苏闲,咱倒是差点忘了,钱庄之事,你也出了一份力,你不如就说说你的看法……”
“当然,赤子之心,可大胆去说。反正刚才这经筵的气氛,都被他们给搞严肃了。”
涂节也连忙道:“正是如此,这位麒麟儿,也是大本堂的学子,不论年纪大小,在这经筵上也是要考校考校的,此为常事。”
苏闲缓缓起身,动念之间,就已经清楚了他们的打算。
说真的,不恼火是假的。
这一刻,哪怕是逆反心理……
考校我是吧?
苏闲所幸脱口而出。
“我跟陛下的意见一样!”
啊?
提及其的涂节,此刻猛地看来。
两位丞相,胡惟庸大出意外,汪广洋也不迷糊了,睁大眼睛。
朱标、朱棢等一阵皇子,也是聚焦向苏闲。说实话,刚才听惯了反驳的,突然听到一个人说赞同父皇的看法,他们都有些不适应!
而朱元璋更是一喜,差点在心中狂呼:
好小子……
这世上还是有人懂咱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