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从来都不是一个,妥协于百官的皇帝。
“今日的经筵,咱让讲学官说的,都已经差不多了……”
说着,他看向秦王、又看向晋王。
“伱二人就藩之后,要牢记咱今日给你们所说的话,也要记着自己身为朱家子孙,要扛起江山,帮助你们兄长,抵御外患!”
“咱给你们这些,但也会对你们加以限制。望汝等切记!切记!”
此时,朱元璋的反应,让诸臣呆愕连连。
合着刚才说了那么多,您是一句话都没听进去啊?
而朱元璋依旧苦口婆心,“勿要让你爹失望!”
“是!”
几位虽然年少,但已经知道自己要扛起什么的亲王,纷纷脸上露出郑重之色。
苏闲看着他们的表情,或许此时此刻,他们的心里着实是这样想的,给兄长好好办事,今日父皇的为难他们也看在眼里。
未来定会拱卫京师,不落了父皇的期望!
但以后呢?
“陛下!”
而正在他沉思之时。
此刻,看着朱元璋无动于衷,一众臣子纷纷起身,“陛下既然知道七国之乱,为何还要执意如此呢?”
“各地布政使,受朝廷之命,治理民间,获得税收,教化百姓!”
“藩王若就藩还手握政权,那各地的百姓,到底是在听从朝廷,还是听从藩王?”
有官员先是以“政事”相问,朱元璋气的握紧茶杯!
但他们仿若未觉。
只是继续道:“兵权回归兵部,而不是再分给藩王!”
“藩王只需要家丁仆役便可,怎可执掌亲兵,甚至拥有甲胄利刃?”
朱元璋的眼神已经眯起,其中的锋锐之色,再也掩饰不住。
而下一刻。
这些臣子又高呼道:
“臣等请陛下再三慎思,勿要给未来埋下大患啊!”
啪!
终于,朱元璋将手中的茶杯,猛地摔在地面上。
清脆的破碎声响,似乎夹杂着其满腔的愤怒。
“你们说够了没有?”
“咱还要告诉你们,今日是经筵!是经筵……不是谈论国事的地方!”
“咱说的七国之乱,是咱告诉咱的标儿,要记着兄弟的情谊。不是按你们所想,要整治藩王!”
“此事咱早已经定下,咱也就明白告诉你们……”
下一刻,朱元璋的声音一字一顿,斩钉截铁的语气,似乎在阐释着,他的决定,断然不会有丝毫动摇!
“不会!决然不会!肯定不会!”
“谁以后若再敢在这经筵之外,再提此事,休怪咱不记得往日情面!”
“哼……”
一边说着。
朱元璋直接起身,拂袖而走。
说不会在经筵上因言获罪,那就决然不会,这是一个帝王的胸襟。
但反之,今日诸臣的执拗,也确实让他有些难以忍受。
而皇帝都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