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微一打听,得知赵刚是当年抗战时期便叱咤风云,威名远扬的独立野战支队,以及后来收复关东的北进纵队的核心班子的一员。
对于冯楠这样才走出校园,心中还充满了理想主义色彩,带着对革命英雄崇拜感情的大学生而言,无疑是震撼的。
宋时杰眼看这事儿是八字已经有一撇了,当即决定加把火。
干啥呢?
找李云龙出马,任务下达的非常明确,“老李啊,这老赵的幸福可就全靠你了,无论如何,也得帮着老赵把冯楠拿下,否则按照老赵那墨迹性子,脸皮又薄,等到他主动向让人家姑娘表白,怕是黄花菜都凉了。”
李云龙一听,乐了,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当即拍着胸脯答应下来。
接下来的事情便可谓是水到渠成。
就李云龙那咋咋呼呼的性子,别说是本就互有好感,注定了必有姻缘的赵刚和冯楠之间就差的那层窗户纸了。
它就是块钢板,李云龙也能给捅破了。
等到宋时杰从中运作,再加上冯楠自己的工作申请,姑娘留在关东展之后,她和赵刚之间的事情,便板上钉钉了下来。
老战友们闻言,纷纷赶来祝贺,大家都表示意外,谁能想到这一向儒雅的老赵,居然还第一个找到了媳妇儿。
而接下来,令宋时杰都意想不到的是:
有些缘分还就是那么奇妙。
按照亮剑原本的剧情,是李云龙先和田雨好上了,后面李云龙又撺掇着田雨,把她的闺蜜冯楠介绍给了赵刚,成就了这天造地设的一对。
这一次却是彻底的调转过来。
冯楠和赵刚走到一起之后,两人开玩笑时,赵刚说起关东的这些老战友们,个个年纪不小了,但让人好笑的是,大部分还都打着光棍儿呢!
从当初名震华北的独立野战支队。
到后来收复关东的北进纵队。
一路征战不断的宋时杰等将领们自己怕是都不清楚,他们早已经名震华夏,甚至是名扬国际内外了。
其中,八路军在热、察地区大屯兵,最终屯兵两百余万,起北进战略之后,以雷霆之势,围而不攻,迅掌控整个关东的战斗,更是被苏美英等各国列入军事教材,作为经典案例,用于教学。
在围绕着关东的战局彻底落幕之后,苏方对此的态度是:
从最初的震惊错愕,到郁闷恼火,再到最后由衷的佩服。
当时苏方许多成名已久的将领,在关东战局彻底结束,深入的了解到八路军为了BJ战略而做足的筹备,以及北进战略展开的演变情形之后。
无不震撼于八路军这种极具战略级别的,大兵团作战的策划能力。
如此,苏方没能按照既定的军事计划击败关东军,提升己方的国际地位,从而获取更多的利益。
也只能是郁闷的认栽了。
以八路军当时在国际方面名声不显的处境。
再加上世人对于八路军部队一贯装备落后,弹药稀缺的认知。
当八路军掀起最终的北进战略,而迅击败日军号称最为精锐的关东军之后。
所带来的震撼,是要远大于具有强大军事实力的苏方全面击败关东的。
各国因此将其列为国家抵御外辱,以弱打强的经典战例。
八路军的北进攻势,腾龙行动也因此而成为了世界级别的经典案例——作为其中尖刀,最为精锐的北进纵队,威名远播,响彻国际,也就水到渠成了。
而在中日战场上。
对于中方而言,当初的独立野战支队便已经名震中日战场。
北进纵队横空出世,北进战略,腾龙行动全面开启之后,那更是名震华夏,从今至始,恐怕能响彻千年。
一个伟大的民族是需要英雄来作为标杆,以鼓舞整个民族砥砺前进的。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悲哀的民族。
中华民族从古至今从不缺乏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