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解释“三观这东西,就是说我和他的思想境界要一样,要有共同的语言,我能够跟他想一块,思想要一致,还有他也不能是文盲什么的。”
真的一时之间无法解释这个三观,只能以这种苏太婆能够听得懂的语言来解释。
也不知道能不能够解释得清楚,但大意是解释清楚了。
苏太婆听她这么一解释,也算是明白了。
自己的曾孙女眼光高着呢,一般的城里人她都看不上。
没文化的,她看不上,思想跟她无法保持一致的,也看不上,还有那个什么共同语言,这东西怎么听着那么玄妙呢
苏太婆有些不明白,但是既然曾孙女都这么说了,她总不能反着来吧
曾孙女这么一提要求,就感觉她之前选的那些人家都不适合了。
这一想,很多人都不适合曾孙女,而且很少有人家会适合她吧
这要求也太高了。
苏太婆想归想,但感觉自己的曾孙女哪都好,有这个要求也不为过。
而且她还年轻,还可以可着尽儿的选,又不是老姑娘了,哪怕还怕找不到对象
难道还随便找个人就嫁了
苏然把这个要求跟苏太婆说,也有她自己的想法。
她现在确实不想嫁。
她才多大,才十七岁,这个年龄就要去嫁人了
哪怕等到恢复高考,她也才二十七岁,完全不老,哪怕等到二十七岁恢复高考考上大学之后,再去大学里找,那都来得及。
现在匆匆忙忙地在这里找一个跟她三观不合,并不怎么般配的人,结束她的终身,有什么用
她想来想去,都觉得,不用那么急。
到时候好好跟家人说说,说说她的想法,家人会理解她的。
而且,等到她的弟弟们长大,她也不希望她的弟弟们也那么早就定婚什么的。
毕竟,等到高考恢复了,完全可以找一个跟自己合适的人。
苏太婆能够理解苏然,苏奶奶向来都是太婆说什么她就说什么,但是苏妈妈却无法理解。
她理解不了那个什么三观什么的,她识字不多,只是一个小学读了几年的人,她没办法理解苏然的思想。
趁着现在不好好找一个门当户对,甚至条件好过苏家的,等到以后年龄大了,找不到了怎么办
现在苏然的条件很好,年轻,文凭又高,苏家条件也不差,但是苏然现在暂时还没有找到工作,很多城里人也会看女方有没有好的工作。
但是苏然这个三观条件一出来,就掐严了很多条件好的对象。
她急了。
她现在就苏然一个女儿,下面的都是儿子。
女儿的终身大事,是娘的心头事。
她希望苏然嫁得好,希望她过得幸福。
之前太婆那边选的人家,都是家里比较殷实的人家,条件都非常的好。还有一些文凭也不低,哪怕是初中生,条件也非常的不错。
怎么女儿就看不上呢
也不知道她心里怎么想的。
苏妈妈再急,也不会说苏然不好,她也知道女儿有女儿的想法。
她毕竟在县中学上了那么多年的书,思想肯定跟自己不一样,眼界也高,有些人可能在她眼里并不是什么理想的对象。
哪怕心里觉得可惜了,苏妈妈也只会私下里跟苏然说说,但不会骂她。
她几乎很少骂自己的女儿。
苏然听到妈妈问她,也知道妈妈这是担心了。
妈妈在出嫁之前,那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女孩,哪怕上过几年学,那思想肯定也是跟自己不一样的。
自己是因为有前世的记忆,在现代生活了二十多年,思想眼界肯定是不一样。
妈妈和太婆也有所不同,她听说太婆年轻的时候是上过洋学堂的。
上过洋堂的人,那思想境界也是不一样,思想比较新颖。
哪怕太婆不太了解她所说的,也能够理解的,更是支持她。
她也知道,自己如果不跟妈妈说清楚,妈妈或许不会怪她,但是心里肯定会觉得遗憾。
在妈妈的眼里,太婆之前选的那些人家,确实很不错。
苏然说“妈妈,我有我的想法,如果一个男人,在思想上不能跟我吻合,那么以后结婚了,我们还能够过在一起吗那样的话,我情愿不结婚,一辈子独身。”
苏妈妈说“独身怎么行你不结婚,以后老了怎么办女人都是要嫁人的,没有老公孩子,以后你会被欺负。女人这一辈子,不就是为了嫁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