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常去凤仪宫,见陛下的次数就多。
陛下也时常想的其他,好处也多。起名字的时侯,给他起了英延旭,旭日高升,也是寓意不错。
四皇子性子倒是没有随了他母妃,他也聪明,但是又不像是三皇子那样,叫人一眼看去就知道聪明。
他跟兄弟姐妹们都相处的不错,当然了,老大除外。
他是不会跟三哥一样觉得孤独的。
他搬去南苑的时侯,就好几个兄弟,日常更是满宫里跑。
老四老五老六老七年岁都差不多,还有玉珠儿,三公主五公主,还有进宫伴读的那些小公子和姑娘们。
可以说每天都热火朝天的。
李昭容失宠早,可也没做什么离谱的事儿,她只是失宠了,却没有得罪陛下和皇后。
所以四皇子的日子过得优哉游哉。
她们母子只需要谨记敬重中宫,然后帮衬东宫就行了。
这之余,就可以随便玩。
后来,南苑就是四皇子,六皇子,七皇子,八皇子这几个皇子最能玩。
飞镖就不说了,每天都要玩,差不多腻了,他们也都大了,就渐渐开始上真的弓箭了。
宫中也有校场,哥几个每天都去玩一趟。
玉珠儿和三公主也是,有时侯去有时侯不去。
她们不射箭,她们骑马。
渐渐的,宗亲们家里的孩子也都喜欢在校场玩。
这么一伙人一起,谁也不孤单。
李昭容也不阻拦,她给四皇子做了很多东西,比如马鞍下面的垫子,她说要保护马别被磨破了皮。
给他做露手指的手套,这还是跟皇后娘娘学的。
说射箭不要磨了手心。
给他做小书包,各种花样的,也是学皇后娘娘的。
李昭容也读书,可毕竟不是那种读了很多书的女人,她更侧重于关心孩子的健康,饮食,衣着。
但是时常跟玉珠儿混一起,四皇子也不可避免的在母后这里蹭了好多故事和知识。
有些故事小时侯听也就听个热闹,等长大了再去回味,才能品出其中真意。
才能明白当时讲故事的人其实在说什么。
他就这么快快乐乐的长大了,长大到了十七岁,封了雍王。
给他定的亲事还是仪敬公主和肃宁侯的幼女许氏。
这般家世,决计是不差了。
至少他上头几个哥哥们没有这个福气。
婚后日子过得也还算安稳,许氏生的不错,算得上是才貌双全。
也不知道是因为她出身不错,还是难得对了四皇子胃口了,这夫妇两个一直过得不错。说得上一句恩爱。
四皇子常进宫,不光在他母妃的宫中流连,还在凤仪宫里流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