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讲的绘声绘色,玉珠儿听得如痴如醉。
还有哥舒岐的弟弟妹妹,给她讲西北军中,边关城镇。
她都很爱听。
他们对于这个公主嫂嫂,其实是有点怕的。
都知道这是陛下最宠爱的孩子,那还不是要多尊贵就多尊贵?
所以一开始不敢说什么乱七八糟的,后来就发现这位公主嫂嫂特别好,长得美,懂得多。
二哥说的没错,嫂嫂就是女诸葛!
于是,哥舒岐的妹妹如今最崇拜的就是自己的公主嫂嫂。
哪怕她不是念书那块料,她也执意要好好念书了!嫂嫂都要开女学了,小姑子不认识几个字,合适吗?这不是给嫂嫂丢人?
成婚几个月后,玉珠儿就开始着手这件事了。
乌敏和六皇子已经成婚了,如今是景王妃。
胡玲月和康王府大公子也成婚了,如今是世子妃。
如意还没有,不过也快了。
女学的初期筹备已经开始。
英琼楼当然是出资了,不过玉珠儿还是想自己努力,她们几个姑娘牵头。
一个公主,一个王妃,一个世子妃,一个郡主。
最初是她们几个,后续还会有别人的。
至少柳夫人就很愿意参加。
还有赵家,五舅母孙氏大力支持。
无眠也提出一些建议。
想叫女孩子们如今就学那些男人学的,然后就想去科考,入朝为官那都不可能。
太异想天开。
所以女学不能只教书。
不然很多穷人家的孩子就不会送女儿来读书,哪怕学杂费再低,也不会。
绝大多数人都秉持着女子不需要读书,认字就很好了。
番外:太难吃了
要是学的太深,甚至他们还怕女儿性子野了,日后不好嫁人了。
说来残酷,可如今的女孩子们,多半是要为家里兄弟铺路的。
高门大户尚且如此,普通百姓家里更是如此。
所以女学要注重实际。
读书自然要教的,这是最本质的东西。但是结合社会环境,还要教导一些别的。
比如染布,绣花,比如裁衣,比如算账。
如今一切都是手工,各行各业都是要有人带入门的。
女学就可以学这些东西,哪怕她们日后没学到多少学问,至少还有一门手艺,也是提高了女子的生存能力。
有这些实际的东西,那些女孩子们才更容易被家里人放出来念书。
有这些东西学,日后就算她们依旧没开智,至少也有点傍身的东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