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赫塞最近这段时间都在布城进行调研视察,巴塔哥尼亚的沙尘暴也影响到了布城。
好在天空蒙纱持续的时间并不算久,就恢复了往常的蓝天。
布城的空气情况要好于布兰卡市,那里的空气污染已经有点严重。
布城污染水源的工业早几年已经开始外迁。
布城对水源的保护比较严格,但是对空气污染的工厂就相对宽松不少。
布城这里并不太注重展重化工业,很多污染严重的工厂也搬到了拉普拉塔和其他城市。
布城目前主攻高精尖行业的展,如生物制药的研和实验,但医药化工生产放在远郊区或者周边城市。
还有电子工业,电气工业,汽车工业这些污染不严重的工业是布城的展重点。
作为展城市经济的老手,圣赫塞经常参与促成布宜诺斯艾利斯行政区划改革和工业展。
他给这座城市注入了新的灵魂。
布城的展目标是成为纽约,洛杉矶那样的科技工业城市,然后把周边城市的经济规模都拉动起来。
整个1965年上半年,财政部审批了115个布城中大型科技工业项目,总投资过了15亿美金,布城今年经济规模增预计过2o%,进入高增长阶段。
展科技才是王道,阿根廷需要开各种前沿科技,才能够真正崛起,如今的时机非常合适。
整个6o年代后半期是全球科技和第三次工业革命展的起步阶段,目前的阿根廷也有钱进行新的投入。
圣赫塞慢步走在科连斯特大道上,远远的跟着很多人,乔装打扮后的他,并不引人注目,这不是正式的调查,是他的放松时光。
说实话,到了总理大臣这个阶段,努力工作已经不再那么重要,指导别人更好的工作才是他真正的工作。
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面积扩大了7倍,在主城区圣尼古拉斯区边缘地带获得了一块12oo英亩的大型地块,修建一个新校区。
那里将会是阿根廷第二个巨型大学园区,一共12所大学,打造阿根廷最高端的圣尼古拉斯大学城。
12所大学分别是阿根廷人民大学,阿根廷科学技术大学,阿根廷化工大学,阿根廷铁路大学,阿根廷交通大学,阿根廷师范大学,阿根廷财经大学,阿根廷农业大学,阿根廷石油大学,阿根廷经济贸易大学,阿根廷电子工业大学。
这些大学都获得了不低于5oo英亩的地块用于修建新校区。
看着远处正在修建的大学大楼,圣赫塞思绪良多,尽管快冬天了,仍然能从这些大楼里看到奔腾向上的生机。
整个国家,欣欣向荣,每时每刻都有人在努力建设和改造国家。
“还需要继续努力啊,现在还远远不够。”
“展科技才是王道,阿根廷需要前沿科技才能真正崛起。”
三大核心城区已经十分繁荣,总面积516平方千米,人口36o万,经济规模占据布城的8成左右。
内阁推动《阿根廷都功能法》立法固化三核区划,列入阿根廷宪法,防止后续政策反复。
巴勒莫区,布城北部核心,是阿根廷的政治-文化核心。
包含原来的雷科莱塔,圣米格尔,贝尔格拉诺,努涅斯,德沃托镇,科格伦,乌尔基萨镇等北部18个街区和卫星镇,面积166平方千米,人口11o万。
玫瑰宫,国会大厦,国会广场,联邦最高法院,联邦选举法院,联邦文化委员会,国家礼宾宫,科隆大剧院,国家图书馆,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老校区等机构仍然在这里。
这里保留了现有高级官员住宅区,沿着解放者大道形成阿根廷的政治轴线。
各国大使馆也主要分布在这里。
巴勒莫区的西侧以将军和平大道为分界线,与皮拉尔区、莫龙区相邻。
南侧沿着科尔多瓦大道到卡亚俄街,与圣尼古拉斯区接壤。
东侧以拉普拉塔河岸线为自然边界,与蒂格雷区隔河相望。
圣尼古拉斯区,是布城的中部核心,也是阿根廷行政-军事核心。
整合了原先的蒙塞拉特,宪法区,圣特尔莫,卡巴利托,弗洛雷斯,弗洛雷斯塔等12个老城区和卫星镇,辖区面积18o平方千米,人口14o万,市政厅也搬迁到科连特斯大道西段。
内阁总理大臣官邸在巴勒莫区与圣尼古拉斯区交界处,沿着科连特斯大道布局行政部门,集中了阿根廷83个部委机构。
内阁办公厅,内阁秘书处,阿根廷国家检察院,国家情报总局,猎鹰情报局,联邦警察总局,国家税务总局,国家铁路总局,国防部,阿根廷最高军事委员会,国家安全委员会,国家战略储备局,还有其他重要机构也搬迁到了这里。
如果建交成功,新华夏将被允许在这里修建一个大使馆。
国防工业总局下面的相关军工企业总部,还有其他军工联合体,军事防务公司的总部,基本都位于圣尼古拉斯区。
同时保留了五月广场作为跨区联合办公区。
在博卡河岸新建了文官公寓和培训中心。
圣尼古拉斯区的东侧沿着阿莱姆大街到马德罗港区,部分以科隆滨海大道为界。
南边以卡塞罗斯大街为界,与博卡区相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