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好姜家祖孙,第二天,俞珩继续为学生讲道。
道人手持卷册立于三尺案前,紫色道袍被穿堂风鼓起,声音清朗如钟:
“修行如攀山,莫羡云巅客,先问脚下石,修行之人,需得勤勉。。。。。。”
角落里突然传来细微的呼噜声,最小的女童歪在案上,口水顺着竹面蜿蜒,沾湿了新买的粉裙袖口。
话音戛然而止,众人屏息偷笑,俞珩忽屈指轻弹,一滴晨露已破空而去,
“啪!”
冰凉砸在眉心,小家伙猛地一激灵,像受惊的兔子般蹦起来,迷迷糊糊地擦着嘴角,嘴里嘟囔着:
“山、山还没爬完呢……”
俞珩拿过一旁戒尺,轻敲她翘起的羊角辫:
“李星眠,为师问你,你爬的是哪一座山啊?”
其他人憋笑,李星眠却突然眼睛一亮,踮着脚在空中勾勒出巨大的弧度:
“是云朵酥山!山顶堆满会冒泡泡的糖云,咬一口就‘噗’地爆出蜂蜜浆!
山腰缠着糯米团子,每个团子都裹着会流心的木樨糖,用糖葫芦签子一戳,糖汁就像瀑布一样流下来!”她吧唧着嘴,小手在胸前比划出圆滚滚的形状,
“山脚下全是冰镇酸梅汤湖,湖里飘着芋头船,我还在山肚子里藏了会唱歌的芝麻糖钟乳石。。。。。。”,她讨好地揪住俞珩袍角,
“敲一下就能听见您教的《千字文》!”
‘真好。’俞珩心中默念,觉得那真是一座好山,摸摸李星眠头顶,笑着问道:
“如果为师要住进去,你给为师安排在哪里呀?”
李星眠晃着羊角辫,眯眼蹭了蹭俞珩掌心:
“师父肯定要住在山尖儿上!星眠要用冰糖串成台阶,从山顶到山脚,您爱吃什么就吃什么!”
“那为师就多谢星眠了。”俞珩笑眯眯道。
“应该的应该的~”
今日心情颇佳,俞珩决定多教些东西,扫视一周,扬声道:
“看大家多已觉察生命之轮,今日我为大家讲解轮海秘境。”
俞珩盘坐上首,手掌轻拂,一股云气翻涌显出人体虚像,
“脐下三寸,便是轮海。”他屈指一点,人体中央脐下覆盖混沌雾气,浮现一道暗淡的轮盘,
“此乃生命之轮所在”,俞珩指尖发光,洞穿迷雾,哗啦啦声响在耳边响起,
“修道之人修行功法,吐灵纳气,激活沉寂的生命之轮,以神力击碎苦海迷雾。”轮盘中央骤然亮起一点神光,如星辰炸裂,混沌雾气被撕裂,露出一片黑色苦海,浪涛翻涌。
“释放生命精气,壮大苦海,滋养肉体,而后开辟通路,直达海底,沟通生命之轮”,一缕生命精气钻入人体虚像苦海,苦海中央凹陷,一道清泉破浪而出,晶莹神力喷涌,与黑色苦海形成鲜明对比,泉眼周围波纹扩散。
“量变引起质变,生命精气化作液态,喷涌而出,即是命泉,这一步,修士初现神异,可驾驭神虹,施展玄法。”
“肉体不断蜕变,释放无尽潜力,结成神脉,以期抵达苦海另一端”,人体虚影不断肉身强化,命泉上方升起一缕霞光,如丝线般延伸,逐渐凝实为七彩神桥,横跨苦海上空,桥身末端隐入雾气深处。
“修行至此,便是对道心的拷问,唯有始终如一,精神与肉壳一同升华,才能得见彼岸。”虚像神识化为人形光影,踏虹桥而行,每走一步,桥下苦海翻腾,肉身与光影同步泛起涅槃之火,杂质焚尽。
“至此,轮海境圆满”,生命之轮彻底亮起,苦海、命泉、神桥三者共鸣,轮盘缓缓旋转,神力循环不息。
李怜卿端坐在前排,白裙一尘不染,纤长的手指无意识摩挲着膝头竹简,她垂眸凝望着空中流转的人体虚像,时而轻蹙眉头,时而舒展眉眼,神情逐渐转为坚定。
徐光烨刻意绷直的脊背,难掩微微前倾的姿态,眼里精光闪烁,唇角勾起一抹志在必得的弧度。
刘俊生缩在角落,瞪大双眼,目光紧紧追随着人体倒影的变化,满是对修仙的向往憧憬,握紧拳头,心中暗暗发誓定要努力修行,改变命运。
立身庭院,望着堂中或专注或懵懂的身影,俞珩不免心生感悟,这些或出身显贵、或来自寒门的弟子,正如散落天地的璞玉,各有其独特的光泽与纹理。
这何尝不是自己的“道”在他人身上的映现呢?
想到这,他觉得有必要再多说一些什么,戒尺轻敲桌面,等所有人目光汇聚,朗声开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