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庄生这一去,是到入夜时分才回来。
李宝福怕他饿,烧火煮了碗面,面底卧了两个鸡蛋和几只水盆里剩下的虾。
厨房里,豆大烛火摇曳着,李宝福仍在绩麻,问:“杨二嫂怎么样?”
赵庄生呼噜着面,答道:“没事,生了个女儿。”
李宝福点点头,见赵庄生肩上皮肉被粗绳勒破而往外翻的可怖样子,有些心疼这都是近段日子,赵庄生拉犁、耙勒伤的,他取来止血生痂的药膏,给赵庄生擦上。
村里人多是族亲宗伯,有什么事都互帮互助,谁家有什么力气活都喜欢找赵庄生干。
他干活最是卖力,话还不多,做什么都仔细得很,就连割稻子都比别人快上十几步路,那稻子割好又能整齐地码在田里,若是有力气他还能帮着脱了。有时见村里年龄大的叔婆做活,赵庄生不要钱也上去帮忙。
故此在为人做活这方面,村里人对他没话说,但因外来人身份和李宝福时不时的三病五痛,有几位宗伯害怕这沉默寡言的赵庄生对无父无母的李宝福不好。
上好药,赵庄生把剥好的虾喂给李宝福,说:“杨二给了三十文,说是辛苦我拉着去。”
虾肉弹牙,李宝福笑着说:“杨二哥人好,正月时还送了我们家一篮笋。下午我听李婶说他女儿洗三时正好他妹妹出嫁,我们可得赶点重礼,送点补身的东西才行。”
村里人靠着山也吃山,杨二送李宝福笋,李宝福当时也回了他满满一篮子萝卜。
第13章
杨二女儿洗三时,尚书村都沉浸在谷粒脱壳里。
脱壳得先用土砻碾磨把壳与谷粒分离,而后用风车扇去谷中的糠秕,用团筛筛去糠,再倒入土砻加工,最后才能倒入臼里进行舂。
这土砻不常用,多是几家共用一个,而风车则因要吹油菜、小麦、蚕沙、谷粒等,故此是家家都有。
李宝福和李婶及其他两家共用一个土砻,土砻平日放在李婶屋后的杂房,到得用时,便挪出来。
榕树下,李婶和儿女们筛着才磨好的谷粒,一旁的风车边是另户人家正在扇糠秕。
赵庄生旋拉土砻木杆,李宝福则在磨口下扫掉下来的谷粒。
李婶笑道:“多子他妈,等会儿你去赶杨二家的酒,给多少钱?”
多子他妈答道:“二十文加二十个蛋,我家老三去年成婚她不是也来了嘛,得回礼。”
李婶唏嘘道:“这么多。”继而又说:“那你家几个人去?”
多子他妈说道:“这不得一家子都去?不然我回家孩子们闹。”
这村里酒席吃得好,喜庆事往往都是一人封钱全家去。
李婶看着扫谷粒的李宝福,打趣道:“那宝福可亏了,你家才两个人。”
李宝福直起腰,笑道:“哪儿有!我家还养着了只猫呢,它得吃鱼。”
众人被逗得笑,夏阳碎影,丰年好收。
今日脱谷粒的多,李宝福和赵庄生就没脱多少谷。
一人背着一筐米回到院里,用风车扇去糠秕,想着等午后再去土砻磨一下,就能舂出精细光滑的米了。
风车停止转动时,两人提上十五枚鸡蛋、一只鸡,封了十文钱去杨二家吃席面。
然才进院,李宝福就觉着这院里众人面孔有些奇怪,但还是放下心思把礼送上。
接礼的是杨二母亲,她接过篮子,但见赵庄生那大个杵在李宝福身后,回想自家常被借出去的牛,她笑意登时冷下,淡淡道:“福囝你不用送这么多礼的,这鸡和蛋家里都有,让你破费了。”
在李全未去世前,村里父辈关系还算不错,父母走后,李宝福也学着他们维护着与村里人的和睦。何况这农忙犁地时,一直都是杨二借他们牛,为此这礼算是重的。